大班育儿必读|登革热,家长不可不知的儿童杀手9


1. 登革热的症状
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,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。其症状包括:
高热(39℃以上)
头痛、肌肉和关节疼痛
眼窝疼痛
皮疹(出现于发热2-5天后)
恶心、呕吐

2. 登革热的严重并发症

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登革热可发展为严重并发症,包括:
登革出血热:表现为出血、血小板减少、凝血功能障碍。
登革休克综合征:表现为休克、循环衰竭、器官衰竭。

3.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

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伊蚊在白天活动,喜欢在积水处产卵,如:花盆、水桶、轮胎等。因此,清除积水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。

4. 登革热的治疗

目前,登革热尚无特效药,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,包括:
退烧、止痛
补充液体
必要时输血、输液

5. 如何预防登革热

预防登革热,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:
清除积水,消灭蚊子孳生地。
使用蚊帐、蚊香或驱蚊剂,防止蚊子叮咬。
穿浅色、宽松长袖衣裤,避免蚊子叮咬。
及时就医检查,尤其是出现发热、头痛等症状时。

6. 大班儿童登革热的特殊情况

大班儿童处于探索阶段,活动量大,容易忽视蚊虫叮咬。因此,家长更需注意以下方面:
加强户外活动时的蚊虫防护。
教育孩子认识登革热的症状,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家长。
定期带孩子体检,关注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。

7. 登革热疫苗

目前,我国已上市登革热疫苗,但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。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,咨询医生是否为孩子接种疫苗。

8. 总结

登革热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,家长应提高警惕,积极预防,及时就医。通过清除积水、做好蚊虫防护、加强体检等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感染登革热的风险。

2024-12-11


上一篇:大班11月育儿知识培训:全面提升家长的育儿素养

下一篇:初中美术知识分享:助力孩子艺术思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