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家长必看】儿童急救黄金30分钟:10大常见意外处理+居家安全指南,关键时刻能救命!392
---
亲爱的爸爸妈妈们,大家好!作为父母,我们最害怕听到的莫过于孩子受伤的消息。孩子天性活泼好动,对世界充满好奇,意外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。从异物卡喉到高热惊厥,从烧烫伤到跌落外伤,这些突发状况不仅考验着父母的神经,更考验着我们的急救知识储备。
我们常说“黄金救援时间”,对于儿童急救而言,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。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,保持冷静,能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,为孩子争取到宝贵的生机。今天,我将为大家梳理10大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处理方法,并附上居家安全防范指南,让我们一起筑牢孩子的安全防线!
急救基本原则:冷静、评估、呼救、施救
无论面对何种紧急情况,请务必记住以下几点:
1. 保持冷静: 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。越是危急时刻,越要深呼吸,保持头脑清醒。
2. 快速评估: 迅速判断孩子的状况(是否有意识、是否呼吸、受伤部位及程度)。
3. 立即呼救: 拨打120急救电话,清晰告知孩子情况、事发地点。在等待救援的同时,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初步处理。
4. 正确施救: 在专业指导或自身掌握急救知识的前提下,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。切勿盲目操作,以免造成二次伤害。
10大儿童常见意外及急救处理
1. 异物卡喉/窒息
这是儿童最危险的急症之一,可能在几分钟内致命。表现为孩子突然咳嗽、呼吸困难、脸色发紫,无法发声。
急救方法:
1岁以下婴儿: 采取“拍背压胸法”。让婴儿趴在施救者前臂上,头部低于躯干。用手掌根部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。然后翻转婴儿,使其仰卧,施救者两指在婴儿胸骨下半部(乳头连线下方)用力按压5次。重复交替进行,直到异物排出或婴儿失去意识。
1岁以上儿童: 采取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(腹部冲击法)。从孩子背后抱住,一只手握拳,将拇指侧放在孩子肚脐上方、胸骨下方。另一只手抱住拳头,向上向内快速冲击,直到异物排出或孩子失去意识。如果孩子失去意识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。
预防: 避免给小宝宝吃果冻、坚果、小丸子、带核水果等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。小玩具、硬币等小物件要收好。
2. 高热惊厥
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,体温骤升时出现抽搐。表现为眼睛上翻、牙关紧闭、全身或局部肢体抽动、意识不清。
急救方法:
保持冷静: 这是最重要的。高热惊厥虽然可怕,但大部分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。
安全体位: 立即将孩子平放于安全处,解开衣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让孩子侧卧,防止呕吐物误吸。
不要束缚: 不要试图按住孩子抽搐的身体,这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骨折。
不要往嘴里塞东西: 牙关紧闭时不要强行塞入物品,以免损伤口腔或窒息。
降温: 适当物理降温(如擦拭温水),但不要使用酒精。
计时: 记录惊厥持续时间。如果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,或反复发作,立即呼叫120。
预防: 及时监测体温,适当使用退烧药控制高热。
3. 烧烫伤
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,热源包括开水、热油、蒸汽、电熨斗、取暖器等。
急救方法(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五字诀):
冲: 立即用流动凉水(非冰水)冲洗伤口10-30分钟,以降低皮肤温度,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。
脱: 在水中小心剪开或脱掉烧烫伤处的衣物,但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,切勿强行撕脱。
泡: 仍有疼痛感可继续浸泡在凉水中。
盖: 用干净、无菌的纱布或布料轻轻覆盖伤口,避免感染。
送: 及时送医,由医生评估伤情。
注意: 不要涂抹牙膏、酱油、蛋清、草药等“偏方”,这些不仅无益,还可能引起感染,影响医生判断。不要弄破水泡。
预防: 热水壶、热锅远离孩子;给孩子洗澡前先试水温;插座安装安全盖;电取暖器设置防护网。
4. 跌落伤/头部外伤
孩子学步期、玩耍时常发生。头部外伤需特别警惕。
急救方法:
轻微跌伤: 如果只是皮肤擦伤,用清水或碘伏清洁消毒伤口。局部红肿可冷敷。
头部外伤:
观察孩子意识、精神状态、有无呕吐、嗜睡、哭闹不安、瞳孔大小是否一致等。
如有开放性伤口,可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。
如果孩子出现意识丧失、持续呕吐、剧烈头痛、嗜睡、抽搐、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,立即送医。即使没有明显症状,也应在接下来的24-48小时内密切观察。
骨折或扭伤: 如果怀疑骨折(如肢体肿胀、疼痛剧烈、畸形、无法活动),尽量不要搬动孩子。可就地用夹板或硬物(如杂志、报纸卷成筒状)固定受伤肢体,减少移动,并立即送医。
预防: 阳台、窗户安装防护栏;楼梯安装安全门;床、沙发边缘放置软垫;不要让孩子在高处玩耍;家具固定防倾倒。
5. 误食有毒物/药物
好奇心强的孩子可能误食清洁剂、农药、化妆品、成人药物等。
急救方法:
保持冷静: 立即查明孩子食入了什么、食入多少。
立即呼救: 拨打120或毒物控制中心电话,告知详细情况,并听从医护人员指导。
不要催吐: 除非专业医护人员指导,否则切勿自行催吐,特别是误食强酸、强碱或石油产品,催吐可能造成二次食道损伤。
携带物品: 尽快带孩子和误食物品(或其包装盒)一同前往医院,方便医生判断。
预防: 所有药物、清洁剂、化妆品、农药等危险品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、带锁的柜子中。不要用饮料瓶盛装危险液体。
6. 外伤出血
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擦伤、划伤、切伤等。
急救方法:
止血: 用干净的纱布或布块直接按压伤口,保持几分钟。如果出血不止,可在按压的同时抬高受伤部位。
清洁: 止血后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,去除污物。
消毒: 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。
包扎: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,再用绷带或创可贴固定。
就医: 如果伤口深、大、出血不止,或被动物咬伤,需及时就医。
预防: 剪刀、刀具等锋利物品收好;家具边缘包上防撞条;玻璃制品远离孩子。
7. 鼻出血
儿童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脆弱,易受外力、干燥或疾病影响出血。
急救方法:
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: 让孩子坐下,身体稍向前倾,头部保持直立或略低,避免血液倒流咽喉引起呛咳或吞咽。
压迫止血: 用手指紧捏住鼻翼两侧软骨部位10-15分钟。期间不要松开查看,让鼻血充分凝固。
冷敷: 可在鼻梁或前额处放置冰袋或冷毛巾,帮助血管收缩。
就医: 如果出血不止、量大,或反复发生,应及时就医。
注意: 不要让孩子头部后仰,这会导致血液倒流咽喉,可能引起窒息或刺激胃部引起呕吐。
预防: 保持室内湿度;教育孩子不要抠鼻子。
8. 过敏反应
有些孩子对食物(如花生、海鲜、牛奶、鸡蛋)、药物、昆虫叮咬等有强烈过敏反应,严重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。
急救方法:
轻微反应: 皮肤瘙痒、红疹。可口服抗过敏药物(需遵医嘱),密切观察。
严重反应(过敏性休克): 出现呼吸困难、喘鸣、声音嘶哑、面部或口唇肿胀、全身皮疹、血压下降、意识丧失等。
立即呼叫120!
如果孩子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(Epipen),立即按说明使用。
让孩子平卧,抬高双腿(如果无呼吸困难)。若有呼吸困难,可让其坐起。
解开紧身衣物,保持呼吸道畅通。
预防: 了解孩子过敏原,并严格避免接触;告知学校、托儿所孩子过敏史。
9. 溺水
儿童溺水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,通常发生在浴室、水桶、游泳池、河流等有水的地方。
急救方法:
安全第一: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孩子救出水面。
评估呼吸: 检查孩子是否有呼吸、心跳。
心肺复苏(CPR): 如果孩子没有呼吸或心跳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。对于儿童,应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,再进行30次胸外按压,然后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和30次胸外按压,直到专业人员到达或孩子恢复。
呼叫120: 在开始急救的同时,尽快请人帮忙拨打120。
就医: 即使孩子看起来恢复了,也必须送医观察,因为溺水可能引起“二次溺水”或肺部并发症。
预防: 绝不能让孩子离开监护人的视线,即使是几秒钟;浴室、水桶中的水及时倒掉;游泳池、水库等危险水域做好防护。
10. 电击伤
孩子可能好奇触摸电源插座、电线或电器。
急救方法:
切断电源: 这是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!立即关闭总电源开关,或用绝缘物品(如干燥木棍、塑料棒)将孩子与电源分开。切勿直接用手触碰孩子。
评估伤情: 检查孩子呼吸、心跳,以及是否有烧伤。
心肺复苏: 如果孩子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CPR。
处理烧伤: 如果有烧伤,按照烧烫伤的急救方法处理。
立即送医: 即使孩子看起来并无大碍,也必须立即送医检查,因为电流可能对内脏造成隐形损伤。
预防: 所有电源插座安装安全盖;电线收纳整齐,避免破损;教育孩子远离电器和电源。
预防胜于治疗:儿童居家安全指南
最好的急救,是让意外不发生。请务必对照以下清单,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:
药品与化学品: 所有药品、清洁剂、杀虫剂、化妆品等危险品都应存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带锁柜子里。
电源安全: 未使用的插座安装安全盖;破损电线及时更换;电器远离水源。
防跌落: 窗户、阳台安装防护栏;楼梯安装安全门;家具固定防倾倒。
防烫伤: 热水壶、电饭煲、饮水机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;给孩子洗澡前先试水温;餐桌不铺易拉扯的桌布。
防窒息: 避免给小宝宝吃坚果、果冻、小丸子等;小玩具、硬币、电池等小物件收好。
水安全: 绝不让孩子单独待在浴室、水盆或任何有水的地方;家中浴缸、水桶及时清空。
防锐物: 刀具、剪刀、玻璃器皿等锋利物品妥善保管。
紧急联系方式: 将120、儿童医院电话等重要联系方式张贴在显眼位置,并让家人都能知道。
急救包: 准备一个家庭急救包,内含创可贴、纱布、碘伏、温度计、退烧药、消毒棉片等常用物品。
写在最后
儿童急救知识,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。它不是为了让您成为专业的医生,而是让您在意外发生时,能够镇定自若,做出正确的初步判断和处理,为孩子的生命争取更多可能。我强烈建议每一位家长,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,也能参加专业的急救培训课程,亲身体验和练习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法等操作,让知识真正成为本能。
孩子平安健康,是我们最大的心愿。愿这份“育儿急救知识干货”能为您的育儿之路增添一份安心与从容。让我们一起努力,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!
2025-10-16

玩转陇海岛:亲子互动宝典,让孩子爱上海洋与自然!
https://www.dzqjqt.com/qinzihudong/101907.html

日本早教秘籍:儿歌动画如何激发孩子无限潜能?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izhizaojiao/101906.html

精进育儿力:从“焦虑小白”到“智慧父母”的知识进阶之路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101905.html

带娃健康玩转上海:亲子游攻略与安全指南
https://www.dzqjqt.com/ertongjiankang/101904.html

毛毛妈育儿经:新手爸妈必备,解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秘籍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101903.html
热门文章

育儿所育儿知识大全:新手爸妈必读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20916.html

春季育儿指南:呵护宝宝的健康与成长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5340.html

育儿知识大考验:检验你的育儿智慧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21920.html

武汉光谷育儿小知识学校——打造优质育儿环境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14319.html

7月育儿知识大班,助你轻松带娃过盛夏!
https://www.dzqjqt.com/yuerzhishi/39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