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智早教儿歌《兔子舞》教学教案284


一、活动目标

1. 通过儿歌学习《兔子舞》的歌词和动作。

2. 培养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,发展语言能力和节奏感。

3. 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,增强肢体协调性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1. 《兔子舞》儿歌音乐。

2. 图片:兔子、胡萝卜、篮子。

3. 兔子耳朵头饰若干。

三、活动过程1. 导入活动:

教师出示兔子图片,引导幼儿认识兔子,并了解兔子喜欢吃胡萝卜。2. 教学儿歌:

教师播放儿歌《兔子舞》音乐,带领幼儿一起聆听。

教师一边唱儿歌,一边演示动作。

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唱儿歌,学习动作。3. 分解动作:

教师将《兔子舞》的动作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:
蹦蹦跳跳: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。
两只小耳朵: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。
提着小篮子:用手比划提着篮子的动作。
蹦蹦跳跳采胡萝卜:一边蹦蹦跳跳,一边想象采胡萝卜。

4. 练习动作:

幼儿自由练习每个部分的动作。

教师巡回指导,纠正幼儿的动作。5. 完整表演:

当幼儿熟练掌握各个部分的动作后,邀请幼儿戴上兔子耳朵头饰,跟着音乐一起完整表演《兔子舞》。6. 拓展活动:

引导幼儿根据《兔子舞》的内容,编创不同的动作和故事。

四、活动反思

本次活动以儿歌《兔子舞》为依托,通过生动的讲述、形象的动作演示以及分组练习等环节,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。

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,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,还培养了节奏感和肢体协调性。

活动中,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,鼓励他们积极参与、大胆表现,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。

五、家园共育

建议家长在家中继续带领幼儿练习《兔子舞》,并鼓励幼儿创造更多有趣的动作和故事。

家长还可以陪同幼儿制作兔子手偶,增强幼儿对兔子的认识和情感。

2024-11-27


上一篇:幼儿益智早教类玩具diy制作指南:激发孩子的想象力

下一篇:72 岁儿童益智早教视频:促进认知能力与情感健康的指南